节假日不休(8:00-17:00)
红胎记,又称鲜红斑痣、葡萄酒样痣,是常见的一种胎记,红胎记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3%-0.5%。
1、发病位置: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好发于面部、头部、颈部、手臂或腿部等部位,红胎记大部分在单侧,很少有双侧发病。
2、一般不能自行消退。《中国激光医学杂志》:“鲜红斑痣一般不能自行消退”。红胎记为进行性、发展性疾病,初为粉红色,随后变为红色、甚至是紫红色。65%的鲜红斑痣患友在45岁之后,会出现增厚、结节、长血窦等情况,严重地影响生活。
红胎记常出现于面部,不会自己消失,影响美观,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严重者,可损害身体的组织器官。
又 称 | 鲜红斑痣、葡萄酒样痣 | 英文名称 | Naevus flammeus |
多发群体 | 婴幼儿、儿童 | 病发年龄 | 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 |
能否自愈 | 不会自己消失,时间越久,越严重 | 就诊科室 | 皮肤科、激光美容科 |
病变部位 | 全身,好发于面、头、颈、四肢等 | 颜 色 | 粉红色、红色、紫红色等 |
疾病特征 | 发展慢,会增厚、结节、长血窦等 | 遗 传 | 不确定 |
疗 法 | 激光治疗为主,光动力治疗等 | 治疗次数 | 数次,看年龄、面积等 |
红胎记属于微静脉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红胎记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病灶将逐渐扩张。45岁后可增厚和出现结节,创伤后易出血。
红胎记在不同的时期,其症状表现表现有很大区别。医学上,按照红胎记发展的过程,取其三个阶段比较明显的特征,分为三种类型:浅在型红胎记、侵润型红胎记、增生型红胎记。
红胎记与血管瘤有相似之处,难以辨别。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危害比较大,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可增长数倍;红胎记属于微静脉畸形,发展慢,危害比较小。济南华夏医院医生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区分红胎记和血管瘤的三种方法。
1、皮肤表面是否平坦。一般而言,红胎记的表面是比较平坦的,而血管瘤高出皮肤表面,表面也凹凸不平。
2、用手指按压。初期的红胎记,手指按压会褪色,松开时,颜色逐渐恢复;血管瘤,手指按压不会褪色,会改变形状。
3、看病情发展过程。红胎记发展缓慢,通常数年才能看到其改变;血管瘤发展迅速,面积增大非常明显。
济南华夏医院医生温馨提示:一旦发现是血管瘤,需尽快去专业正规医院做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护理,如果血管瘤一旦恶性增长,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小孩治疗时承受的痛苦。
1、孕期饮食。鲜红斑痣的形成机制与体内的雌二醇增高有关。而引起体内雌二醇增高的原因与环境污染、蔬菜、水果、肉类所含有的生长素、催熟剂、添加剂有很大的关系。
2、环境污染。污染的环境会诱发很多的疾病,鲜红斑痣是其中的一种。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内分泌功能,导致基因构错和变异,出现鲜红斑痣疾病。
3、异常发育。怀孕期间,由于一些内在因素,导致血管分化出现变异,毛细血管向外扩展和充血,导致婴儿出生后会出现红色的斑点或斑块。
4、遗传因素。鲜红斑痣的症状形成跟基因有关系,当婴儿还处于胚胎期的时候,在血管分化的阶段,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病变部位的支配神经缺失,影响到血管分化,导致毛细血管的分化出现变异,毛细血管向外。
人类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只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正常情况下,其中一些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在神经的支配下应该发展成血管,建立新的血管和血管网。在这个过程中,受基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支配真皮层毛细血管后静脉形成血管的神经缺乏,这些毛细血管后静脉最终没有形成血管,而是产生了扩张充血。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一直留在真皮层,透过表皮层被人们看到,这就是红胎记。
红胎记的本质是微血管病变,主要是因病灶部位微血管异常变化、聚集所致,一般不会自己消失。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处的病变微血管就像树根一样,会越聚越多,导致颜色越来越深,皮肤也会随之增厚。因此,红胎记的颜色会从最初的粉红色逐步发展为鲜红色、深红色、浅紫色、深紫色。在45岁后,逐渐突出,甚至会出现增生结节或者血窦等。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鲜红斑痣是散发的,但也有一些有家族聚集性,遗传的方式符合常染色显性遗传,因此,鲜红斑痣也是一种有可能会遗传的疾病。
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家里有人患鲜红斑痣,但并不一定会遗传给家人,即使遗传给家人,也不用担心,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费预约电话:0531-85922777 节假日不休 济南华夏医院 胎记医院 血管瘤医院 鲁ICP备09096028号